首頁
1
最新消息
2
智產新知
3
〈2020台灣設計展 10月新竹人來風〉4
https://www.championbloc.com/ CBA創品國際團隊
CBA創品國際團隊 408 台中市文心路一段218號16樓之1
智慧財產權到底是保障創意,還是阻礙創新?這個問題最近再度浮上檯面,因為兩位重量級科技人: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和Twitter共同創辦人多西(Jack Dorsey)聯手公開主張:廢除智慧財產權制度。對多數人來說,這無疑是個震撼的提議。畢竟智慧財產權一直被視為鼓勵創作與研發的保護傘。但在這個資訊高度共用、AI技術成長的時代,我們或許真的該重新審視它的存在價值。【沒有智慧財產權,創新真的會更快嗎?】智慧財產權(Intellectual Property, IP)泛指人類智力創作的成果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,依性質大致可分為四類:著作權、專利權、商標權與營業祕密。它的核心精神就是:保障創作者或研發者的權利,使其能在一定期間內,享有專屬的經濟利益,從而促進創作動能與產業投資。但在馬斯克和多西看來,這個制度已經被濫用,成為大公司占地為王的工具。尤其在科技領域,專利申請幾乎成為壟斷市場的手段,某些企業甚至靠「專利地雷、專利流氓」(patent trolls)的方式打壓競爭者,而非真心投入創新。他們認為,科技的進步應該來自開放、協作,而不是誰先搶下專利權、誰擁有最多法務資源。此外,在AI發展上,當模型訓練涉及大量的圖片、文字或語音資料時,許多企業就面臨著著作權爭議。例如AI模型使用網路上的文章進行語言訓練,到底算不算侵權?這些問題的灰色地帶,導致AI產業發展一再受限。這也是馬斯克與多西主張「放掉智慧財產權包袱」,以加速產業創新的背景之一。【沒有保護的創作,法律如何看待創作者的權益?】儘管開放共用聽起來很美好,但從法律角度來看,「智慧財產權」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法律設計下的平衡工具。它的目的不是讓創作者永遠壟斷成果,而是提供時間有限的專屬權利,換取創作內容最終進入社會大眾共用。例如著作權通常在作者身故後仍延續50年,專利則限時約20年。這些年限設計,讓創作者有足夠誘因投入創作,同時也保證社會大眾最終可以受益於這些知識的釋出。而且,很多創作成果若無智慧財產保障,根本無法吸引投資或資源支援。舉例來說,一家新創公司開發一款新型半導體設計,如果不能保證該技術在未來幾年內受到專利保護,那投資人很可能不敢投入資金。而且若完全廢除智慧財產權,法律上將產生諸多灰色地帶:●使用他人創意是否等同侵權?●無法主張權利的創作者,是否可以請求補償?●法律要如何定義「原創」與「模仿」的界線?這些問題一旦缺乏明確規範,就可能導致「創作自由」變成「剽竊自由」,最終讓真正的創新者反而被犧牲。【專利制度需要改革,而不是全面推翻?】與其將智慧財產權直接廢除,不如針對現行制度進行「精準修法」。目前已有不少替代方案被提出,例如:●推廣開源授權(如Creative Commons、GPL),讓創作者可以彈性設定使用條件;●建立收益分享機制,確保即使他人使用你的創作,仍需回饋一定報酬;●針對科技領域縮短專利保護年限,減少壟斷風險、加速知識流通;●限制非實質研發行為者(如專利蟑螂)申請專利,防止制度被濫用。換句話說,我們應該思考的是「智慧財產制度如何進化」,而不是「智慧財產權是否該消失」。【智慧財產權並非只為了「保護權利人」】馬斯克與多西提出的想法,雖然激進,但正好成為重新檢視智慧財產制度的契機。尤其在AI、區塊鏈等快速演變的領域,法律的反應速度確實不夠快。當新創技術還沒普及,就已經被老制度綁住手腳,這對於科技與社會發展都不利。不過,從法律設計的本質來看,智慧財產權的存在,並非只為「保護權利人」,更是為了建構一個可持續創新的產業環境。唯有在保障與激勵並存的前提下,創作者才會願意投入時間與資源,而社會也才能從創意與技術中真正受益。廢除,或改革?我們也許不能一口斷言,但可以肯定的是:面對未來,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智慧的智慧財產制度。(資料來源:科技新報Tech News) https://www.championbloc.com/hot_513633.html 〈智慧財產權該不該走入歷史?看馬斯克和多西怎麼說〉 2025-04-21 2026-04-21
CBA創品國際團隊 408 台中市文心路一段218號16樓之1 https://www.championbloc.com/hot_513633.html
CBA創品國際團隊 408 台中市文心路一段218號16樓之1 https://www.championbloc.com/hot_513633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04-21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championbloc.com/hot_513633.html
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designexpo.org.tw/

828c6a8c7f9b2fa2c20e5bed48de169a.png

〈2020台灣設計展 10月新竹人來風〉

2020台灣設計展「Check in新竹-人來風」,十月一日至十一日在新竹市登場,新竹市長林智堅指出,今年設計展是以城市為展場,要讓民眾體驗「看展即旅行」,路線總長兩公里、有三大展區,參觀者沿途都可看到設計展主視覺「新竹獸」現身,更有六條多元主題步行路線,可探訪五座古蹟,走訪卅家老店,透過旅行認識風城,體驗城市設計美學。而新竹市火車站前廣場圍籬也打開,近日護城河圍籬也將拆除,民眾可感受到新竹市的建築美學。

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,2020台灣設計展成為疫情的受益者,許多優秀設計師無法出國,都投入了設計展,尤其今年設計展以兩公里路線串聯,沿途都是完善步行空間,包括可參觀已完成整修的市定古蹟新竹州圖書館,了解州圖書館故事;更有新竹第一座百貨公司「新州屋」,在穿越古城時,體驗設計無所不在的魅力。

另外,今年的主題館設在新竹公園的體育館,主視覺新竹獸,是以電動玩具二次元為元素,參觀者可以在整座城市發現新竹獸的蹤跡,從新竹公園到新竹火車站、站前廣場、護城河及舊城區,大小朋友都可來玩及體驗。此次設計展歡迎全國民眾「登陸新竹市」,可從新竹公園旁的體育館主場館開始、再到五座舊城古蹟,最後再逛由卅家老店串連成的及「人生跑馬燈」,讓民眾漫步城市中體會「看展即旅行」的樂趣,更有新竹味市集、每日展覽等,要讓新竹的白天到晚上充滿城市設計魅力。

今年台灣設計展總顧問龔書章指出,台灣設計展往年都在室內,今年以「整座城市」為展覽場,就像全世界重要展覽米蘭設計展、威尼斯建築展覽帶動城市發展般,期盼2020設計展,讓新竹市成為全世界重要的設計展指標。

(文章來源:中廣新聞網)
(圖片來源:翻攝網路)

參觀資訊:
開放時間及地點:10月1日(四)至10月11日(日) 10:00-17:00,免費參觀。 (周五、六及國定假日延長至20:00)
展區:新竹公園、轉運站、護城河舊城區。
展場規範:為維護參觀品質及安全,請勿觸碰展品、於展場奔跑。新竹公園內之展館禁止攜帶寵物,執行任務之警犬、導盲犬或由專業人員(訓練師)陪同之導盲幼犬不在此限。

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